基于认知特点巧搭支架,凸显数学的实践价值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起点,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有助于学习策略的形成,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搭建“方向型支架”“任务型支架”以及“迁移型支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数学学习,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深入思考,感悟数学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支架;实践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了“三会”“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指出:“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剩余306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