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思辨生成,让学生思维更鲜活

—以小学语文高年级思辨性阅读教学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由于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更需要较强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小学生亦然。文章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学生思辨能力偏低的原因并进行反思,最后重构课堂,让学生思辨性思维变鲜活。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小学语文

2022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淮(2022年版)》,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列为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提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等要求,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剩余437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