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精神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探索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2022版新《课标》明确将家国情怀精神确定为高中历史学科中的一大核心素养,要求授课教师利用课堂活动强化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乡的归属感、责任感以及认同感。研究发现,家国情怀精神在弘扬与发展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始终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十六至十九岁的青少年处于道德品德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借助课堂教学平台开展家国情怀教育,鼓励学生深度剖析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强化其思辨能力及认知水平,帮助学生习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促进其勇敢、勤劳、自强、团结、爱国等优良品德的形成。(剩余4952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