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自主课堂探索与实践

——以《关雎》教学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自主之课,君子好逑。”若说在诗歌中“淑女”是“君子”向往的好配偶,那么“自主课堂”便是作为师者的我所追寻的精神旅伴。

自主课堂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围绕思维发展和深度学习展开的课堂,这样的课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一、依据学情,自主课堂的前提

《关雎》是八年级下的诗歌学习的开篇之作,亦占据《诗经》首位,写的是君子对淑女的思念追求,表达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剩余302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