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声,意向往

——《一棵小桃树》教学案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在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作者的情思,了解小桃树的生长历程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在《一棵小桃树》一文中,贾平凹以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为明线,以“我”的成长经历为隐线,通过明暗交织、虚拟与现实相互辉映的方式进行写作。不同时期的小桃树与不同时期的“我”有关,小桃树就像“我”,“我”就像小桃树,而那棵小桃树是我儿时的梦想,是给我智慧和勇气的力量源泉。(剩余400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