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

中国食品

2025年05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中国第一本食品类刊物。目标读者为全国酒店、餐饮业及酒店餐饮业院校师生。本杂志最大的特点是新闻性,...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旅游美食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封面人物

深耕食用菌科研沃土 助推高值化新质发展
我国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人们的营养需求日益迫切,食用菌的健康属性被进一步挖掘,我国食用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除了初级农产品和普通食品,以食用菌为原料开发的具有高技术壁垒的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健...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专栏

小蘑菇长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专栏序 小蘑菇成就大产业。作为食用菌大省,河南省的食用菌产量和产值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到2023年,河南省食用菌鲜菇产量达630万吨,农业产值达470亿元,出口创汇达16亿美元,全产业链产值达900亿元以上。为了突破食用菌...
创新菌菇产业集成技术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河南龙丰食用菌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丰菌研”)于2014年独立注册,注册资本为1.5亿元,现有员工500余名,其中科技研发人员60余名,建有3个菌物联产科研试验实训工厂和1个食用菌产业基地,与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
以科技创新与生态循环 引领珍稀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河南省,宝丰弘亚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丰弘亚”)正以其独特的科技创新和生态循环理念,引领着珍稀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宝丰弘亚始终坚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共享共赢”的核心理念,通过一系列...
践行“大食物观” 促进南阳香菇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其重点任务之一是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4334.17万吨,总产值为3965.57亿元,食用菌已成为我国继粮...
伏牛山区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思考
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领域中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2023年,...

专家解读

南北饮食文化的明珠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这两句诗出自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描写的正是元宵节的汤圆。作为中国农历春节后的首个重要节日,元宵节期间,全国各地的人们除了观花灯、猜灯谜外,还会吃上一顿汤圆(南方的叫法,北方叫元宵)。 汤圆与元宵宛如...

节气饮食

惊蛰转暖,护肝生阳养脾气
“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黔菜,与居于大山深处的淳朴贵州人交汇融合,经过千百来年的交流碰撞,形成以酸、辣、香为特色的饮食风格,享有“千滋百味,野趣天然”之美誉。随着大健康概念的兴起,生态、健康的黔菜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深耕黔菜烹饪与...
春分诸平,调节阴阳保健康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一到,雨水充沛,越来越多的冬作物开始进入生长阶段。这个时节特别适合病菌的滋生与传播,如果遇上阴雨和倒春寒,身体就易出现不适等症状。 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

美食烹饪

春季宜食韭 让花样菜品丰富你的餐桌
春季正是人体疏肝生发、养生补虚的好季节。俗话说“正月葱二月韭”,此时吃韭菜正当其时。《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韭菜能“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腑脏,令人能食,益阳”。《日华子本草》记载,韭菜可以“暖腰膝,除心腹痼冷、胸中痹冷”。下面介绍13道用...
富含花青素且营养健康的紫山药菜品
山药,又名薯蓣、山芋,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植物,同时也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气阴两补,补气而不壅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被众医家广为赞誉...

饮食文化

《哪吒2之魔童闹海》:奇幻世界里的美食文化盛宴
在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哪吒之魔童降世》无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凭借精彩绝伦的剧情、个性鲜明的角色塑造以及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在2019年暑期档横空出世,以50亿元的票房佳绩成为当时中国影史上票房第二的国产电影,也让无数观众...
汤饼不简单
在古代,面条被称为“汤饼”。关于汤饼的“饼”字,东汉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说道:“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溲面”即揉面,这句话的意思是,饼就是将面粉与水搅和、揉制后加工出来的一种食品。 魏晋时期,面食大多被称为“饼”,上锅蒸的面食叫蒸...
青笋试春盘
“其蔌维何,维笋及蒲。”临窗闲读美食典籍,春笋的清香隔着纸页扑面而来,令人顿生“莼鲈之思”。 几场淅沥春雨淋洒,竹林中的新笋从细小夹缝中挤出嫩芽,集霜露精华于一身,成为人们眼中的鲜美之物。村姑、小孩涉足竹林,小心翼翼地拨开竹叶枝杆,握住青笋...
春来荠美忽忘归
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中深情描述道:“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春风殆荡,春阳杲杲,故园乡村田塍陌头被纤巧野...

营养课堂

遵循居民膳食指南 享受健康、长寿生活(六)
这一期我们继续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第八条准则:公筷分餐,杜绝浪费。该准则包括五条核心推荐: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珍惜食物,按需配餐,提倡分餐不浪...
红花:从古老染料到现代良药
菊科红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150厘米,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喜温暖、干燥的气候,耐旱怕涝,适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红花的种植周期约为120天,一般在春季播种,夏季开花,秋季收获,现已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红花的使用历史可以...
野菊:不起眼的全能“小助手”
在乡间小路旁、山坡草地上,一簇簇金黄色的野菊花总能吸引路人的目光。这些看似普通的小花,其实是我们生活中的全能“小助手”,不仅能装点环境,还能为健康和生活带来诸多益处。 野菊茶是最常见的应用方式。采摘新鲜野菊花,洗净晾干后泡水,就能得到一杯清...
余甘子:“回味余甘,越吃越少年”
有一种水果初尝味酸涩,5秒过后却回味甘甜,它便是余甘子。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也称为油柑、油柑子、庵摩勒,为叶下珠科叶下珠属的乔木,广泛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国家,在我国南部省份如江西、福建等地均有...
浑身是宝的榆树
榆树(Ulmus pumila L.),别名榆、白榆或家榆,是榆科榆属植物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树种。榆树是典型的先花后叶树种,皮呈灰褐色,叶多为长卵形,果为翅果,近圆形,果核部分位于中部,形似铜钱,俗称“榆钱儿”。榆树的生态适应性较强,具有抗盐...
小个头大营养的山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日常膳食逐渐偏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食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长期保持这种饮食方式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同时还可能引起肥胖,使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升高。若想改变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在日常...
揭开“健康新宠”椰子水的神秘面纱
在当下这个追求健康与时尚的时代,椰子水成为饮品界的“新宠儿”并迅速走红。在商家的宣传中,椰子水是“天然”“健康”“低卡”的代名词,甚至被誉为“大自然的运动饮料”。 椰子水究竟是什么?和椰奶有哪些区别?它真像广告中宣传得那么健康,且适合所有人...
牛奶OR羊奶 体质不同选择也不同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营养的摄取至关重要,乳品作为优质的营养来源之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饮品。当前,市场上主要有牛奶、羊奶两大品类,到底哪个更健康、更适合自己呢?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对人体组织的更新和修补起着关键作用,而牛奶和羊...

主动健康

“一老一小”人群的春季健康养生指南
春季作为四季之首,蕴含着“发陈出新”的养生智慧。《黄帝内经》言:“春三月,此谓发陈”,此时人体阳气升发,正是调理体质的关键期。对于免疫力相对较弱的老年群体与发育尚未完善的儿童来说,顺应时节进行养生对于保障自身健康十分重要。本文将从饮食调养、...

记忆“食”刻

难忘的春天味道
餐桌于中国人而言,是烟火气的存在。春天里的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种野菜、春菜纷纷冒出来,“登”上人们的餐桌。 在黔北山区,最早感知春讯的并非柳梢新绿,而是菜畦边悄然绽放的阿拉伯婆婆纳。这种来自异域的蓝色小花总在惊蛰前悄然萌发,零零星星...
我最爱的雪峰山美食
我的家乡在雪峰山,那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孕育了天麻炖乌鸡、雪峰米酒鸡、侗家酸汤鱼等多种美食,其中我最爱的当属木姜子油炒牛肉和血浆鸭。 木姜子油炒牛肉 木姜子,又名山樟、山胡椒、山苍子,属樟科,其花是雪峰山人家常用的一味天然调料,炒牛肉时尤...
乡间的野薄荷
从开春到立夏,我家小区附近的菜市场周围总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来卖野菜,几乎不用吆喝,很快就能卖完。来买野菜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大抵有过在农村生活的经历,知道这些野菜的作用和做法,买回家后品尝其美味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能也想借此回忆一下...
麦芽糖里的父爱
一位同事轻轻地将一包白色的麦芽糖(饴糖,老家话俗称“糖桥”)放在我的桌上,打开包装,那熟悉而甜蜜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如同穿越时空的使者,引领我回到那段被岁月温柔包裹的时光之中。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块块洁白如玉、软糯香甜的麦芽糖,更是父亲用汗...
“糊涂面”,不糊涂
糊涂面是河南地区一道特色的地方美食和民间小吃,早些年曾是穷苦百姓的一碗救命饭。后来,听河南同事说,“每个河南人心中都有一碗糊涂面,有多少个河南人就有多少种糊涂面。”简简单单的一锅面,百人有百种做法,但都是菜汤面不分家,其余各凭喜好,粗细搭配...
香甜软糯的红豆团子
我特别喜欢的一款甜品是红豆团子,每次吃到它,一股家的味道便扑面而来,令我幸福感爆棚。 红豆是杂粮之一,性平、味甘、微酸。据《本草拾遗》记载,红豆有消肿下气、压热毒之效,是补血佳品,常食可使皮肤红润、有光泽。从小到大,我家餐桌上总有红豆团子的...
难忘的野蒜饼
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载,但每每想起奶奶烙的野蒜饼,我仍觉得记忆犹新。 小时候,每年三四月份,爷爷都会领着我去挖野蒜。爷爷为人风趣而幽默,嘴里总是衔着烟卷。爷爷挖野菜的经验十分丰富,能一眼看出藏在地底下的成片小蒜哪一窝个大,哪一窝个小。我在爷爷...
万味无如淡味长
有一次和家人聚餐,点了一桌丰盛的菜品后我和先生商量着再加一道汤,翻着菜单时突然看到“鸡蛋白汤”几个字。我愣了一下,指着问先生:“你看,这是不是家常喝的那种鸡蛋白汤?”他瞥了一眼笑着说:“当然啦,大鱼大肉吃完,来一碗鸡蛋白汤最舒服。”我点点头...
传递浓浓爱意的肉盒
在我的记忆深处,肉盒是一种承载着无数温暖与亲情的珍贵美食。小时候,每次父亲从城里回到家,都会小心翼翼地捧回一小包肉盒。那肉盒呈圆形,外皮金黄,泛着诱人的光泽,单单是瞧着,便令人垂涎欲滴。轻轻咬上一口,最先感受到的是外皮的酥脆,紧接着,浓郁的...
最恋那碗鲫鱼冻
《晋书·张翰传》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张翰(字季鹰,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因祸乱方兴,以思念故乡的莼菜羮和鲈鱼脍为由,辞官归乡。 近年来,随着年岁渐长,身处异乡的我时常会像张翰一样起“莼鲈之思”,...
唤醒记忆的味道
记忆的长河静静流淌,许多过往的人和事都已渐渐淡忘,唯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瞬间打开我记忆的大门,将那些尘封已久的美好往事“唤醒”,那便是母亲做的红烧肉的味道。 我从小在乡村长大,充满着生机与温暖的农家小院是我割舍不断的记...
难忘做包坨的甜蜜时光
我的故乡是湖北通山县,在故乡的很多吃食中,我最忘不了的就是包坨。 在老家,家家户户都会做包坨。包坨的做法和外形有些类似汤圆,只是里面的馅料和汤圆不同。在通山,红薯是最普通的食物,包坨最主要的原料就是红薯粉。把红薯打成粉晒干,用开水调和好(水...
让人欲罢不能的肥大肠
猪大肠质地绵韧,吃在嘴里,滑嫩而有弹性,愈嚼香味愈浓。我很喜欢吃猪大肠,无论是猪大肠系列菜肴还是猪大肠面,都吃得津津有味且欲罢不能,亲朋揶揄我是“肥大肠吃货”,我听后“噗嗤”一笑,表示欣然接受。 我记得有一次嘴巴馋了,便来到路边一家餐馆,点...
豆豉情深 醇香难忘
黑豆是一种豆科植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堪称“营养宝库”。“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黑豆赞誉有加,称“常食黑豆,可百病不生”。虽然此言有些夸张,但黑豆的保健功效却是确凿无疑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黑豆...
喷香的鸡蛋韭香饼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总有一些味道能够跨越时空,将我们拉回到那些温暖的往昔。于我而言,鸡蛋韭香饼的味道便是这样,它代表着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承载着我童年时光的欢乐与成长阶段的温情。 小时候,每到春天母亲就会带着我去割韭菜。嫩绿的韭菜在微风中轻...
香甜的仁寿芝麻糕
下班后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似洪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玻璃幕墙反射着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光,行人们脚步匆匆,穿梭在这繁华的都市迷宫之中。走到转角处时,我忽然看到一间古色古香的糕点铺,仿佛时光在这里悄然拐了个弯儿,一切都变得缓慢而宁...
藏在草莓里的偏爱
“新鲜采摘的草莓,甜过初恋,不甜不要钱!”刚出地铁口,我便被这句幽默、夸张的吆喝声吸引住了。那句俏皮的“甜过初恋”,如一束阳光,穿透时间的距离,把我拉回到30多年前的某个清晨…… “甜过初恋,不甜不要钱!”摊主一边吆喝,一边麻利地把草莓放进...
母亲的惊蛰饼
惊蛰来临后,“沉睡”的大地、“瞌睡”的树木、“打盹儿”的花草以及“梦呓”的鸟兽虫鱼刹那间都被“惊醒”了,各种野菜也纷纷“探出头”。此时,人们便把它们采回家,变成餐桌上的美味。 儿时,每到惊蛰母亲就会做好多美食,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惊蛰饼。母...
我最爱的芋头沙饭
别看芋头其貌不扬、表皮粗糙,但却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有“皇帝贡品”的美称。正如苏东坡赞美芋头的诗句“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它香如牛奶、粉如板栗、糯如紫米,蒸着吃粉、炒着吃香、煮着吃糯。 我很喜欢吃各种芋头小吃和菜肴,其中最简单、...
记忆里的印子粑粑
印子粑粑是我故乡湖南省安化县的一道美食,也是我儿时记忆里一种难忘的味道。 印子粑粑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楚国的臣子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了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他来到吴国后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不久,他率领吴兵攻...
石头的滋味
像我这样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应该早已是心如止水,不会再轻易地被什么事情所打动。但当我看到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里,由于后勤补给线被美军飞机炮火所摧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粮食、弹药送不上去,坚守松骨峰阵地的志愿军战士只能把石头含在嘴里润出一点点口水...
难忘那香椿叶芽味
香椿叶芽有着“树上蔬菜”的美称,不仅味美,还含有丰富的营养,能够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等。早在汉代,就有人开始食用这种优质的时令野菜,且多为宴宾之时的名贵佳肴。古人曾写了很多诗来赞美它:“嚼之竞日香齿牙”;“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

美食说

把“春天”吃进嘴里
春天来了,大地回暖,各种野菜经过漫长寒冬的浸润,纷纷“登”上大地的舞台,一棵棵、一簇簇,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享受着雨露的滋润,生机勃勃。这时,总有一些嘴馋的人兴致勃勃地挎着小篮子、带着小铲子,呼朋引伴地穿行在田野里,采挖一些鲜美的野菜回家,清...
滋味不同的米粉肠
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俗而好吃的,比如米粉肠,因为它是米制品,做好后形似猪肠,故得此名。米粉肠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有点俗,但味道却是极好的。在南方的许多地方,米粉肠是最有市井味道、最得民心的早餐,是不可缺少的早晨美食。 翻阅清朝人写的杂记之类...

养生食疗

人间“仙草”何首乌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又称地精、夜交藤等,为多年生的缠绕藤本植物,叶片互生,叶柄长,常生长于草坡、山路旁边,石隙或灌木丛当中,是“中华九大仙草”之一,传说张果老误食千年何首乌后便飞升成仙。 何首...
补脾佳品之白扁豆
白扁豆,又名扁豆、小刀豆、峨眉豆等,属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L)的干燥成熟果实,自古以来就是药食两用的佳品。 在药用方面,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记载,扁豆煮食可“止泻理胃”,脾胃虚弱、腹泻人群适量食用煮扁豆会有一定的...

美食地理

贵州干锅牛肉
贵州施秉有道美食叫“干锅牛肉”,生活在贵州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道菜最初的名字其实不是“干锅牛肉”,而是“烂牛肉”,因为它是用死牛的肉做成的。那个时候物质匮乏,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新鲜牛肉,于是有人把死牛的肉割下来,加上各种配料(用...
湖北人的丰富“过早”
九省通衢、国之腹地,800年的楚风雅韵、1061千米长的滚滚长江,共同孕育了广袤的荆楚大地。悠远的历史和水系发达的江河,滋养出热爱生活的湖北人民以及独特的湖北饮食文化。倘若你问湖北人,最接地气的家乡美食是什么,充满市井烟火气的“过早”(湖北...
惠东客家人的“酿春”
客家人的各种美食中,尤以酿菜最为出名,其中的酿苦瓜、酿豆腐和酿茄子,被称为“煎酿三宝”。我探访过无数的客家人村落和聚居区,也吃过无数种客家酿菜,唯独没有吃过有名的“酿春”,一度成为我的遗憾。 在惠东客家话里,人们常把鸭蛋称为“鸭春”。在曾经...
罗江的三大特色美食
一书三味,乃是读书之妙境。而我所言之“一书”,非寻常典籍,乃是罗江的清代文人李化楠及其子李调元所著的《醒园录》。此书不仅记载了川菜之精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族情感。 李化楠,字廷节,号石亭,是《醒园录》的主要创作者。他一生宦游四方,...
南通“草鞋底”
不了解的人可能认为“草鞋底”就是草鞋的底,其实这是江苏南通的一种小吃,其以独特的形态与滋味,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美食符号。 明朝时,南通人曹顶原在乡里以做“刀切水面”“缸爿”(南通一带的传统面食,属于烧饼一类)和“草鞋底”为业,当时倭寇...
寿宁米糕
在福建省宁德市,有一座隐匿在青山绿水间的小县城——寿宁县,独特的地形与丰饶的自然资源,孕育出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在其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最能触动寿宁人心灵的,便是那一碗寿宁米糕。 不了解的人可能以为寿宁米糕是一款烘焙糕点,其实它和广东肠粉...
寻味苏州人舌尖上的春天
众所周知,苏州人的生活是极为精致的,尤其是在“吃”这件事情上,十分讲究“不时不食”。应季而食,是对自然时序的敬畏,也是对食材本味的尊重。春日到了,苏州人的舌尖也开始“尝春”,从河鲜湖鲜吃到红润的酱汁肉,从一口“嫩”吃到一口“鲜”,苏州人的春...
南京盐水鸭
在南京,有一首从明代传唱至今的民谣——“古书院,琉璃截,玄色锻子,盐水鸭”,说的是南京的著名景点及特产。在这四样代表南京的城市名片中,盐水鸭是唯一入选的美食,足见其在南京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记得我小时候,总是跟在爷爷身后,晃悠到那熟...
顺德煲仔饭
被誉为“世界美食之都”的顺德,以其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吸引着八方来客。在众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中,煲仔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初遇顺德煲仔饭,是在一个细雨微蒙的傍晚。那时我刚刚来到顺德,被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所吸引,却又在陌...
野性十足的“土匪猪肝”
湘西地区有一道特色菜品,叫“土匪猪肝”,产生的背景是解放前湘西地区土匪猖獗的那段时期。那时,湘西因其丛林密布、山险水恶的自然环境,成为了不少土匪的大本营。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土匪美食”文化,土匪猪肝便是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这...
走,去新坊吃老鹅
厌倦了饕餮盛宴的吃货们,在乡情的牵引下,都渴望归栖清新、淳朴的家园,尝一尝乡村野味。在南京城东、秦淮河源头的句容南郊,就有一个这样的村子,名叫“新坊”。 有关新坊村名的来历有很多说法,我宁愿断章取义:一个“坊”字,想必开办各种家庭作坊就是新...
庐陵美食知多少
吉安,古称庐陵,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淳朴的民俗风情,孕育出人见人爱、人尝人赞的诸多美食。如果你要问吉安美食有多少?“百味”恐怕都说少了。 从一碗粉开始 在吉安,人们的早餐大多是一碗炒粉。吉安炒粉味道可口,老少咸宜,是深受大众喜...
臭鳜鱼:徽州饮食文化的独特符号
在徽州的大山深处,蜿蜒的溪流旁,一座座古朴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青瓦白墙,飞檐翘角,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这宁静的山水中,臭鳜鱼以其独特的味道成为徽州饮食文化的代表。 臭鳜鱼的起源与发展 徽州位于安徽省南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早在...
龙南凤眼珍珠汤:客家饮食文化的璀璨明珠
龙南市地处江西省最南端、贡水支流桃江上游,是江西省的“南大门”,因其在百丈龙潭南面,从而得名“龙南”,有“龙兴岭南”之意。龙南市是客家原乡,当地饮食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与赣南山地的饮食特色,颇具内涵。其中,凤眼珍珠汤是一道著名的传统小吃,已有...
潮州落汤钱
落汤钱是潮州的一种传统小吃,因其形状如铜钱大小,且需投入开水中煮熟,故得此名,又被称为“胶罗钱”或“软果”。有意思的是,虽然落汤钱中有个“汤”字,但却不带汤水。 落汤钱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母亲常对我们说,糯米性温,能养胃,偶尔吃点对身体有益,...
令人称奇叫绝的李庄白肉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李庄镇是全国著名的古镇之一,世有“东部有周庄,西部有李庄”之说。李庄镇的“三白”(白肉、白酒、白糕)最为有名,尤其是白肉,令人称奇叫绝,“奇”在刀功工艺,“绝”在味美独特。 据说,李庄白肉初名不雅,民间取其形似,最初...
梅溪美食“八大碗”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安吉县梅溪镇。溪,指代镇的方位,西苕溪流经此地;梅,喻指镇的景观。早年因镇街上游长满一片梅树林,梅花盛开时溪水上流淌着梅花瓣而得名;又因梅花呈紫色,故也称“紫梅镇”。梅、溪二字简而雅,洋溢着梅溪镇的久远文明,钟灵毓秀。一千多...
千亩田乡民的另类清明粿
在浙江省淳安县北面的村庄中,村民们每逢清明节来临时,都有做清明粿这一习俗。因为在海拔1400余米的千亩田盆地上长着许多药食两用的野牛蒡,村民们便就地取材,用它的叶子做清明粿,不仅好吃,还能强身健体。 相传,用牛蒡叶做青粿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
到火宫殿品味长沙臭豆腐
古城长沙的名胜古迹众多,岳麓山、橘子洲、天心阁……它们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岁月变迁。若是来到长沙,一定要去火宫殿尝尝能让味蕾“欢呼雀跃”的风味小吃——臭豆腐。 火宫殿位于长沙市著名的商业文化街区坡子街,距橘子洲很近,是长沙的文化地标之一。火宫殿...
湘城爊鹅和麻饼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无数美味佳肴就像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各自散发着闪烁的光亮。然而,总有那样的美食,不仅能满足味蕾的渴望,更能跨越时间的界限,成为永恒的经典。 阳澄湖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因处阳澄湖之滨而得名。阳澄湖面积约119平方...
龙游汤圆分外鲜
没有认识妻子之前,我固执地以为汤圆是圆的,亦是甜的。然而,在妻子的老家浙江省龙游县,汤圆既不是圆的也不是甜的。形状上,龙游汤圆比普通的汤圆多了一个“小尾巴”;口味上,它则是咸的。 龙游汤圆对于原料的要求非常严格,所用的糯米粉并非普通米粉,而...
一石激起千层“香”
如果你在某个地方吃过一种令你难以忘怀的美食,那么无论过去多少年,还是会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于我而言,山西平遥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自从吃过那里的石头饼后,我便对这座古城念念不舍。 平遥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石头饼则比这座古城的历...
金堂名小吃
自古以来,美味带给人们的幸福满、满足感是其他物质难以比拟的。如今,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除了看看那里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还会遍尝当地特色小吃。扼守成都东北门户的金堂县,除了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还有各种名小吃。 在金堂县的街口,常...
闲话重庆“粑文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小吃尽显地方特色。在物华天宝、人灵地杰的重庆,富有淳朴民风的各种粑类小吃,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重庆儿女们的勤劳与智慧。 “猪儿粑”是永川区乡下每年三月下旬的稻田栽秧期间,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地方小吃。年少时,懵懂无知的...

茶咖时光

且饮一杯茶
近日,我一时兴起,于网上购置了一只精美的煮茶壶。煮茶壶为玻璃质地,波浪形的纹理林立其间;壶把手是绝热的塑料材质,带着琉璃瓦一般变换光泽的魔力,让人忍不住想要注视着它的华光;壶盖采用镀铜金属,体现出清爽的触感、冰冷的气质,圆圆的凸起也很好拿捏...
与茶相知
中国人究竟何时爱上喝茶的,似乎没人说得清楚,不过根据“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的记载来看,其历史可谓悠久。茶文化的代代传承、绵延不绝,使人与茶的渊源刻进了基因,以致于梁实秋感慨:“但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
相关杂志
  •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5年02期
    ¥20.00
  • 茶道

    茶道

    2025年02期
    ¥18.00
  •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2025年01期
    ¥14.49
  • 旅游世界

    旅游世界

    2024年12期
    ¥18.00
  • 食品与健康

    食品与健康

    2025年04期
    ¥4.89
  • 食品与生活

    食品与生活

    2025年03期
    ¥6.00
  • 青岛画报

    青岛画报

    2025年03期
    ¥9.00
  • 中国食品

    中国食品

    2025年07期
    ¥18.00
  • 美食

    美食

    2025年04期
    ¥7.29
  • 越玩越野

    越玩越野

    2025年02期
    ¥16.89
  • 当代旅游

    当代旅游

    2025年03期
    ¥36.00
  • 城市地理

    城市地理

    2025年02期
    ¥9.6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国食品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国食品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