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

中国食品

2025年1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中国第一本食品类刊物。目标读者为全国酒店、餐饮业及酒店餐饮业院校师生。本杂志最大的特点是新闻性,...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旅游美食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封面人物

做好餐饮服务保障 展现大国团餐实力
多次为奥运会、世博会、园博会、APEC会议、阅兵、“两会”等大型活动提供餐饮服务保障,服务于多家政府机关单位,参与编写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大城市营养配餐产业化标准科研项目系列丛书——《金丰团膳管理》《金丰团膳食品质量与安全》《金丰团膳菜点》...

行业动态

栀子花茶的发展机遇与背后隐忧
近年来,栀子花茶因兼具花香与茶香,口感醇和绵长、满口回甘,深受消费者喜欢。在此背景下,众多新式茶饮品牌纷纷将栀子花纳入产品研发体系,推出了一系列以栀子花为特色的茶饮产品,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栀子花茶饮热潮,使它从传统的小众茶饮逐渐走向大众视野...
各展其长 实现白茶行业的协同发展
白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茶,属六大茶之一,为微发酵茶。它采用不炒不揉的独特加工工艺,具有表面满披白毫、干茶色泽银白灰绿的典型特征,香气清醇且毫香显著,入口回甘、鲜爽,深受消费者喜爱。 从产地分布来看,白茶的传统主产区为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

寻味马来西亚

椰浆饭:马来西亚当之无愧的“国菜”
开栏语 2025年,中马关系迈入新的“黄金50年”,预示着两国关系开启了崭新篇章。沧海一粟的个体总寄望于在时代长河中寻找价值与意义,于是,我在这一年来到了马来西亚。 大马不仅是多元文化的熔炉,更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大马沙威玛:“旋转”的新南洋风味
沙威玛是一道阿拉伯风味的烧烤肉食,最早源自于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今土耳其),后来传至中东的阿拉伯地区,当地居民用阿拉伯语将它命名为“Shawarma”,意思为“旋转”。随着中东移民潮的盛行,沙威玛被带到世界各地并与当地饮食文化相融合,口味...
海南鸡饭:一道海南美食的大迁徙
历史仿佛一张巨大的餐桌,上面摆放着不同的菜色;餐桌好似一部深邃的历史书,里面承载着各色的故事。下面介绍一道跨洋迁徙至马来西亚并在此地扎根的美食——海南鸡饭。 浅色或棕褐色的鸡肉与金黄色的米饭相得益彰,红色的辣椒酱有点喧宾夺主,翠绿色的黄瓜却...

饮食文化

传统饮食文化之传统宴席历史文化
中国的宴席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西周的“八珍席”,后来又发展出“烧尾宴”“万寿宴”“满汉全席”。从宴席的类型来看,主要是婚宴、寿宴、百日宴等;从涉及的内容来看,包括菜肴、食馔、酒水、茶点、器具、礼仪等。可以说,中国的宴席文化种类繁多、内...
月饼载秋,月满情长
月光如水,静静漫过唐砖宋瓦、明清楼阁,流淌了千年岁月;月饼如诗,以油酥为韵、馅料为律,轻轻写就人间团圆的愿景。中秋之夜,我们便是这诗篇的吟诵者,将千年的韵与律,融化在舌尖、刻印在心间。这枚从古老祭月仪式中走来的圆饼,穿越朝代更迭,早已凝铸为...

养生食疗

气血滋补益品之桂圆
龙眼(Dimocarpuslongan)是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Dimocarpus)的一种大型常绿乔木,一般将鲜果称为龙眼,晒干后则是桂圆。桂圆在古时被称为“桂月”,因成熟期在农历八月,果实呈圆形而得名。在我国,桂圆主...

营养课堂

营养价值高且做法多样的山药
山药,又名“薯”“山芋”“山薯”,因口感好、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其实,山药的价值不正于此。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山药主伤中,具有补气养虚、清热散寒、增肌强体、聪耳明自等作用,现代营养学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了山药发挥这些功效的具体机理。 首...
“超级水果”岭南油柑子
众所周知,岭南盛产佳果,其中油柑子因酸甜可口、功效卓著而广受喜爱,与蓝莓、枸杞并列为“超级水果”。 油柑子,又名余甘子、庵摩勒,为叶下珠属植物余柑子的果实,寓意“初尝酸涩,回味生甘”,恰如岭南人坚韧、豁达的性格。油柑子不仅是岭南饮食与草本文...
土豆:全球粮仓中的营养宝库与健康之选
土豆看似朴实无华,其实是大地馈赠的珍宝,兼具主粮与蔬菜的双重角色。 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在中国部分地区也被称为“山药蛋”或“洋芋”。它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30一80厘米,具有卓越的适应性,耐旱、耐贫瘠,种植周期短且高产稳产。土豆的...
青稞:从高原珍馐到现代健康食品的“超级谷物”
青稞,属禾本科大麦属,是二棱大麦的变种,由于其籽粒成熟后內外颖壳分离脱落而裸露,故又被称为裸大麦、元麦或米大麦。青稞以突出的耐寒性著称,能够在低温条件下正常发芽、生长,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约3500年前,我国西北、西南地区也...
乳清蛋白:术后身体恢复的“好帮手”
近几年,营养师们频频推荐一种术后补充营养的“好帮手”一乳清蛋白。它不仅能提升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还能加快组织修复速度,被越来越多地纳入术后饮食支持方案。那么,乳清蛋白到底是什么?怎么吃才科学呢? 乳清蛋白在术后恢复期的三大作用 乳清蛋白其...
贡芹:可医可食的“琉璃脆 ”
贡芹是一种产自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的芹菜,其叶如翠凤之尾,其茎鞘如芦笙,其根如蛟龙之首,且口感爽脆,具有蔬、果、药三品同源的特点,被誉为“新乡一绝”。早在北宋时期,封丘贡芹便已成为珍贵的贡品;至清朝时,又被冠以“琉璃脆”的称号,乾隆皇帝曾御笔...

记忆“食”刻

好吃的饺子,人间的真情
算起来,我来沈阳发展已有八个年头了。初来这座城市时我就结识了姐夫,那时他风华正茂,虽性格内敛、不苟言笑,却在生活上对我关心备至,让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真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最让我佩服,最能带给我幸福感和归属感的,是姐夫凭借精湛的厨艺给我...
母亲的菜名哲学
母亲出生于农村,不认识什么字,也不懂得什么高深的哲理,却做得一手好菜,而且能用自己朴素的理念,绞尽脑汁给每一道菜起一个诗意的名字,或者赋予它一个温暖的寓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生活困难的那段时期,可供母亲用来大显身手的粮食和蔬菜...
最是儿时蒸饼香
中秋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自古以来,人们在中秋之夜仰望皎洁的明月,寄托对家人、故乡的思念,如唐代诗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吃月饼则象征着团圆,月饼圆圆...
平凡却难忘的海带豆腐面
“回老家最想吃什么?”每当我问妻子这个问题时,她的答案永远是“海带豆腐面”。 最近,我抽空和妻子、女几回了趟湖北南漳,主要是去看望岳父、岳母。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来到岳父推荐的面馆,点了三碗妻子心心念念的海带豆腐面。 只见一位女厨师(兼老板)...
邂逅高唐老豆腐
我一直向往山东的风土人情,这次终于借着参加侄女婚礼的机会,和家人一同前往聊城,婚礼仪式结束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一场周边游。我们避开人潮涵涌的热门景点,而是选择了高唐这座小城。在这里,我邂逅了一碗令人难忘的老豆腐。 高唐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底...
土豆饼里的光阴滋味
陇东高原的黄土深处,总埋着一些圆滚滚的小东西,农人称之为“泥中玉”。这“玉”非真玉,乃是土豆,皮色土黄,貌虽不扬,却实实在在养活了一代代人。自我记事起,祖母便常在灶台前忙碌,将那些刚从地里刨出的土豆变成金黄色的土豆饼,香气能飘出半个村子。 ...
梅林缸叛,岁月悠长
晨雾笼罩下的梅林小巷,迷蒙着淡淡的烟火气,氤氲着熟悉的稻米香。每当这时,我总会想起年少时奶奶牵着我走过石板小径,去李婶家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缸叛。 世间万般味道,有华美繁的珍馐,有名播四方的佳肴,而乡愁的载体却总简单朴实。我所钟意的缸叛,正是这...
怀念洋芋擦擦
人们常说,当你不知道自己要吃什么时,肠胃会替你做出选择。比如,吃多了辛辣的饭菜便想喝杯酸奶,或吃几天清淡的食物让肠胃缓一缓。眼下,吃多了油腻食物的我,便按照肠胃的“指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西北的一道小吃一洋芋灼熇。 在西北,洋芋(即土豆)曾...
兴化米粉:四角四方,暖心暖胃
“四角四角方,稻草捆腰间。”这则谜语的谜底便是兴化米粉,它不仅是几代莆田人的美食记忆,更是莆田的名片之一。 据《兴化烹调》记载,北宋熙宁年间,兴化军知军黎畛在协助钱四娘修筑木兰陂时,请来广东博罗县渎月村的师傅,用莆田优质大米研制米粉,以解决...
母亲的“老龙布蛋
从我记事起,家里的日子就很苦,人均耕地仅四五分,怎样让一家人吃饱饭,是母亲每天都琢磨的头等大事。玉米耐旱又高产,自然成了家家户户过日子的主粮,母亲就像变戏法似的,总能把普通的玉米捣鼓成各种各样的吃食。其中,“老龙布蛋”的味道我一直都记着,怎...
满口留香的北京炸酱面
说起主食,北方人大多钟爱面食,尤其是北京的炸酱面。作为北京经典名吃之一,炸酱面早已名声在外,深受五湖四海朋友们的喜爱,而北京人对炸酱面的深厚情感往往还多了一层乡情。 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吃货”,我在离家求学的日子里品尝过许多地方的风味美食。...
“洋芋盖被子”,母爱暖心田
在我眼里,洋芋是一种非常好的食材,不但常见、便宜,而且极具包容性。煎炒烹炸煮炖炯、腌卤酱拌生烤蒸,不管是哪种烹饪方式,洋芋都能完美适应,烹制出舌尖上的美味。在我的家乡甘肃天水,便有一道听起来温暖、闻起来香甜、吃起来软糯的“洋芋系”美食—“洋...
食之难忘的蒲城油泼面
周六,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轻地洒在我的脸上,没有了平日里的繁忙,我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我决定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一用一顿美味佳肴犒劳一下自己。到底做什么美食呢?我的脑海中瞬间闪过各种陕西美食,最终定格在蒲城油泼面,这道充满地道陕...
最念肉汤泡饭香
辣椒炒肉这道菜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从城东走到城西,不管是烟火气十足的大排档还是高端、精致的五星级酒店,抑或寻常人家的厨房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是最市井的江湖菜,拴着湖南人的魂。 此刻,我坐在位于写字楼底层的湘菜餐厅,面前这盘标价48元的辣椒...
焦馍里的婆媳情
婆婆的爱是我心中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那年,我初到河南项城,因为人生地不熟,所以十分迷茫。婆婆是个高个子、皮肤黑的善良老人,见我因思念家乡和母亲而郁郁寡欢,便变着花样做各种美食,并笑眯眯地说:“媳妇啊,吃饱喝足不想家...
老家的枣树
葡萄、梨、柿子每到秋天,五颜六色的果子就挂满了农家小院的枝头,而我最牵挂的,是老家那又甜又脆的枣子。 我家以前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因为没有宅基地,就在离黑鱼坑不远的一块空地上将就起了三间茅草房,根本没有心思在门前种什么瓜果树木。我10岁那年...
芋泥香,岁团圆
我从小就对福州芋泥喜欢得紧,轻轻挖一勺放入口中,口感细腻、绵密,香甜的味道瞬间在舌尖绽放,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这小小的一碗芋泥,究竟藏着怎样的魔力?或许,答案就藏在它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独具匠心的制作过程中。 芋泥的历史及地位 说起芋泥,林则...
我的花生情结
我的家乡在江西高安,那里多丘陵、缓坡,又是沙质土壤,很适合花生的生长。我从小就爱吃花生,对我而言,花生不仅是可口的美食,更是联结亲情和友情的纽带。 在我小的时候,家家都缺吃少穿,我们这些馋得连草茎都要嚼两口的孩子,盼望生产队拔花生就像盼望过...
家乡的四季吃食
北方人的嘴馋,是埋在灶台烟火里的。他们不像南方人把菜肴雕琢成花,而是透着一股子“实诚”劲儿一盐多放一勺,酱要下得足,连锅铲碰着铁锅的声响都比别处来得沉闷、厚重。可就是这股子有点笨的劲几最为勾人,也最为让人难忘。 春天的风还没吹暖河里的冰碴子...
“鱼钻莲”:蕴含母亲巧思的关中美食
“鱼钻莲”这道名字诗意十足的美食,饱含着家的温馨与母亲的巧思,怕是世间独一份的存在。 陕西关中的主食以面食为主,有油泼面、蘸水面、水丝面、揪面片、搓麻食一个面团在巧妇的手里可以变幻出各种佳肴,而艺术细胞丰富的母亲做饭时还特别讲究美,不仅要形...
尝野果,知秋味
立秋后的风十分凉爽,把黏腻的暑气都吹走了,天空每天都是湛蓝的。在这样清爽的日子里,只在城市里呆着好像有些辜负秋光,于是,我回到了豫东乡下。 车子停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我信步走进那片熟悉的田野。玉米秆已经长得比人还高,叶子在风里沙沙作响,像是...
母亲的鸡蛋汤
临睡前,我照例浏览朋友圈,发现有朋友晒出一碗鸡蛋汤。乳白色的汤面上漂浮着几片绿色的菠菜叶,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图片下面配有一段文字:今日胃疼,无食他物,只想喝一碗小时候母亲做的鸡蛋汤来暖暖胃。 朴素的图片、平实的文字,让我触景生情,眼前浮现...
母亲的“刻字月饼”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是苏轼在中秋吃的月饼,而在我小时候,吃的则是母亲自制的“刻字月饼”。 小时候家里贫穷,买不起月饼,每逢中秋节,母亲就自制几个大大的“月饼”,并在上面刻上“花好月圆”等字样,让我们一饱口福。 第一步,准备材料。首...
舌尖上的红烧肉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在漂泊、辗转的岁月里,记忆如同一幅斑驳的长卷,诸多往昔、人事皆在时光洪流的淘洗下,逐渐隐没于朦胧的雾霭之中。然而,母亲做的红烧肉的味道,却宛如一把神奇的密钥,一旦触及,往昔岁月的大门便訇然中开,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
我的馒头故事
我的馒头故事,发生的时间并不久远。 在那个时候,各家都以地瓜干、玉米面煎饼为主食,很少能吃上细粮,更没有蒸馒头的器具,想吃馒头了只能用麦子去供销社换。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从缸底舀出一飘麦子,感觉多了,就又倒回去一些,估摸着换回的馒头能够我们兄...
“啥都吃过”的奶奶
奶奶有句口头禅一—我啥没吃过?过去那个年代,祖孙三代八口人住在一起,吃饭是个非常紧要的事情。每逢有点好吃的食物,奶奶都不肯吃,总催着别人吃:“我啥没吃过?你们吃,你们吃!”奶奶的娘家靠近县城,家境比我们这边相对要好,至于是否真的“啥都吃过”...
卤香烟染旧时光
潮汕有句民谚“无鹅不成宴”,每逢年节或宴请宾客,家家户户都会支起大鼎,卤上一只全鹅。这是人们祭祖、拜神最虔诚的心意,也是宴请宾客的最高礼遇。每当漫步于市集、街巷,那股熟悉的卤香味萦绕鼻尖时,总能唤起我那琥珀般珍贵的回忆。 自我记事起,外公便...
最忆那年饭团香
人过不惑之年,许多往事就像过眼云烟般渐渐忘却。然而,母亲做的饭团却散发着温暖而诱人的香味,令我铭记至今。 在我年少时,家里有个土灶,那是母亲操持一日三餐的地方。因为生活较为困苦,每顿的饭菜都很简单,母亲做的饭团算是最好吃的美食之一。那日放学...

美食说

红薯叶的多样吃法
处暑已过,秋意渐浓。人们的餐桌上虽已过了“暑宜食蔬”的满目青翠,但有一抹绿色却依然活跃于盘箸之间,那便是红薯叶。 从春季的三四月份开始种植,直到十月方能收获香甜可口的红薯。虽然时间长得让人着急,但是在等待瓜熟的过程中,这一神奇的植物却为我们...
穿越千年而来的中秋月饼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人们重温亲情、友情、乡情的团聚时刻。在这个节日里,月饼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已成为中秋节的必要元素和主要象征物。月饼的圆形象征着团圆与美满,寓意着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人们在中秋之夜,与家人共赏明月、分食...
百吃不厌的大白菜
白菜是我国的原产蔬菜,北方俗称大白菜,南方俗称黄芽菜,其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国内居各类蔬菜之首,被称为“百姓之菜”“菜中之王”。 历史名人眼中的白菜 宋代苏颂在《图经本草》中说:“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瞰之无滓,绝胜他土者,此所谓白菜。”明代李...

名人食事

五位中国烹饪大师的美食故事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烹饪大师们用双手和智慧,将一道道菜品打造成难忘的经典。他们的美食故事中,既有对美食的执着,也有对传统与创新的坚守。 黄泰民:从草棚厨房走出的粵菜大师 1984年,在用草棚搭建的临时厨房里,印尼归侨黄泰民完成了九菜一汤的...

美食地理

东北炸三样
油锅,可谓点石成金的炼金炉。在齐齐哈尔南部的富拉尔基小城里,油锅里滚烫的油鼎沸着,金黄泡沫翻腾如浪花,油花炸裂之声在深夜的寂静中显得尤其清脆,如同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奔腾、厮杀。此刻,有三样不为人待见的东西一沙肝、连体、腰子,即将在热油里上演脱...
高粱红处 酒香千年
九月的鲁中平原,沉甸甸的高粱穗子压弯了秸秆。站在十八里坡的土岗上望去,青纱帐在秋风中翻涌成赭红色的浪涛,穗尖上的露珠折射着朝阳,像撒落一地的玛瑙。这片被黄河泥沙滋养的土地,用五千年的时光,将一粒粒野生高粱酿成流淌在齐鲁儿女血脉里的琥珀琼浆。...
四款宿迁风味美食
在苏北大地,宿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熠熠生辉它不仅有波澜壮阔的历史、钟灵毓秀的风光,更有琳琅满目的特色美食。从街边热气腾腾的小吃摊,到高档、典雅的餐厅,乾隆贡酥、擀面皮、黄狗猪头肉、水晶山楂糕等美食构筑起宿迁独特的美食风景线,彰显着这座城市深厚...
邢台威县饼卷肉:冀南平原上的味觉记忆
邢台威县属古黄河冲积平原,土壤富含硒元素,所产小麦蛋白质含量达 14.5% ,远超普通小麦。当地井水硬度适中,pH为7.2—7.8,用于和面能激发面粉的麦香。这种独特的水土条件,造就了面饼的“黄金韧性”,并促成了威县饼卷肉的诞生。 据地方志...
盲公饼与盲公丸
广东佛山出名的不止有黄飞鸿、叶问这两位大宗师,还有盲公饼和盲公丸等诸多岭南美食。 盲公饼 网上流传广东有四大名饼,虽然组合不一样,但每一个版本似乎都有佛山盲公饼的存在,足以证明盲公饼的实力与独特的代表性。 盲公在粵语里就是盲人,而且特指男盲...
吉安炒粉:味觉记忆与乡愁的完美载体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是一座被赣江水滋养、被稻香环绕的城市。这里不仅是稻作文化的摇篮,更孕育了一道深深植根于民间味觉记忆的美食一吉安炒粉。它不仅仅是一种地方小吃,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一种乡愁的载体,成为无数游子与故乡之间割舍不断的情感联结。 吉...
令人难以抗拒的鹿苑叫花鸡
鹿苑叫花鸡是一道江南名肴,一直被江南地区尤其是苏州、常熟、杭州的人民津津乐道,它深深扎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土壤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这种起源于明末清初的美食,历经数百年岁月洗礼,从最初民间偶然诞生之食物,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特制作工艺和深厚文...
丁莲芳千张包子:鲜而精,名乃扬
“丁莲芳”是国内闻名的中华老字号,丁莲芳千张包子更是浙江湖州的传统名点。 太湖之南的湖州,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丁莲芳千张包子作为当地小吃中的一绝,选料精致、风味独特,是湖州著名的四大传统名点之首,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武冈豆腐
湖南武冈的卤菜、血浆鸭、米粉可谓闻名遐迩,其实武冈还有一种食物同样值得夸赞,那就是武冈豆腐。它色泽纯正、味道鲜美、口感细腻、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也是一年四季上桌率最高的一道菜肴。 豆腐按制作的程序来分,包括豆腐脑、湿豆腐...
烟火深处话筒蒿
江淮腹地、淮河之滨,有一古镇名曰“正阳关”。这里曾是“七十二水归正阳”的黄金水道,舟楫往来间、桨声灯影里,藏着一味让时光都慢下来的草木清香一正阳关苘蒿。 提及正阳关筒蒿,人们便会想起它那独特的清香,那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岁月的沉淀。筒蒿并非...
新疆的馕
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风沙掠过龟裂的土地。一支驼队正缓缓西行,此起彼伏的驼铃声打破了寂静。旅人们的裕褷里装着的不是金银,而是几枚坚硬如戈壁石的圆饼一镶,每当指尖拂过粗、焦黄的表面,一种奇异的安稳便从掌心弥漫开来。他们...
毫州美味“曹操鸡”
在旅游时,我不仅游览了曹操纪念馆、曹操运兵道,更吃到了当地的特色名菜—“曹操鸡”(又称“逍遥鸡”)。这款美食色泽红润、香气浓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观、骨酥肉烂、滋味鲜美、余香满口,让我大饱口福的同时,也对曹操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为...
印江豆浆绿豆粉
印江,“天空之城”梵净山的西进出口。王维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仿佛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豆浆绿豆粉定下了基调。在这片山川环绕、气候宜人的土地上,豆桨绿豆粉像是当地人生活的缩影,代表着乡土的味道与自然的馈赠。每一碗豆浆绿豆粉,都...
六百年薪火相传的荔枝柴烧鹅
东莞多佳味,尤以烧鹅为最。它不只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一曲传唱六百年的风味诗篇。鹅体红棕、油亮,脆皮如冰纹轻裂,肉间汁水似霜雪初融,入口时,荔枝木的清甜、幽香与鹅油的醇厚交织,仿佛吞下岭南的风土与时光。 东莞烧鹅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六百多年前的明...
江南茶香肉的芬芳
如果说安徽的迎客松迎的是天下客,那么江南茶则醉的是天下人;如果说好酒醉人,那么好茶则醉心;如果说美食是简单地抓住了人们的味蕾,那么将文化与美食融为一体则是巧妙地抓住了人们的灵魂。江南的茶香肉既是一种美食,又是一种极为雅致的文化,因为其名字就...
天下名吃周村烧饼
提起淄博美食,很多人会联想到2023年爆火的烧烤,当时,“进淄赶烤”成为人们新的打卡方式。其实,淄博除了烧烤,还有另一种让人难以忘记的美食,那就是周村烧饼。 如果仅用4个字来形容周村烧饼的特点,那就是“酥”“香”“薄”“脆”。周村烧饼圆而色...
“西江鲍鱼”黄沙蚬
水乡睦洲镇坐落于,该地于南宋宝庆年间成陆,由11座大小不一的岛屿簇拥而成,镇内居民们和睦共处,故而得名“睦洲”。睦洲镇河网如织,土地丰饶、肥沃,气候宜人、舒适,雨量丰沛、充盈,物产丰盈、富足,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睦洲镇又因独特而...
内蒙稍麦:一笼烟火裹千年
“薄皮裹玉馅,形似石榴开。”这句俗语道尽了稍麦的形态精髓。作为内蒙古的标志性地方名吃,稍麦里裹着的不仅是鲜美的馅料,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饮食传奇。 追溯其源,稍麦的故事最早发生在元代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回民区)。彼时,这里茶肆林立,商旅歇脚饮...
千年古镇里的“黄龙溪一根面”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黄龙溪古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素有“天府第一名镇”的美誉。古镇中有一种名为“黄龙溪一根面”的面食,其特色在于“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锅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长有多长”。在当地,一直流传着“不吃一根面,枉到黄龙...
新野板面:美食里的三国风云与人间烟火
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吃货来说,美食的吸引力更是难以抗拒的。 我小时候喜欢吃米,到了而立之年以后,渐渐喜欢上了吃面。拉面、扯面、板面、拌面、臊子面、油泼面、热干面、浆水面、芝麻叶豆面条等,各种口味的面我都喜欢。这...

道地食材

来自大熊山的道地黄精
大熊山位于梅山腹地,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山中有近三万亩原始阔叶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中南物种基因宝库,其中就包括黄精。 溯源大熊山黄精 在两万年前的蚩尤时代,大熊山就已产出黄精。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南征时曾登临大熊山采集黄精,曾承谦的《复修熊山...

茶咖时光

清煮时光慢煮茶
晨起,天色微明,窗外尚浮着一层薄雾,如纱如烟。我素来不喜匆忙,便斜倚床头,静观那雾霭渐渐被晨光消融。这光景,倒与茶壶中初沸的水气有几分相似,都是转瞬即逝的美好。 茶具早已妥帖备好,一只粗犷的陶制小壶,壶身虽不光滑,却散发着一种质朴无华的美感...
上海女性咖啡物语
众所周知,上海遍地都是咖啡馆,走进去一看,喝咖啡的女性总是比男性要多得多。上海女性喜欢选个临窗的座位静静地坐着,点上一杯自己喜欢的咖啡,轻轻搅拌后喝上一小口,一会儿看看窗外灿灿的阳光,一会儿看看行色匆匆的行人,好不惬意。 不同咖啡的时尚与优...
“狗牯脑”带来的惊喜
“狗牯脑”是一款茶的名字,最初从快递员手中接过它时,我一度以为自己看错了。以至后来,每次拿出它感觉都怪怪的,就像至今也不知道是谁寄了它一样。 快递寄来的是一个绿色的方形小铁罐,里面装着80克的绿茶,茶叶外形纤秀、紧结、微曲,似碧螺春,条索匀...
相关杂志
  •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5年05期
    ¥20.00
  • 茶道

    茶道

    2025年10期
    ¥18.00
  •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2025年07期
    ¥14.49
  • 旅游世界

    旅游世界

    2024年12期
    ¥18.00
  • 食品与健康

    食品与健康

    2025年11期
    ¥4.89
  • 食品与生活

    食品与生活

    2025年10期
    ¥6.00
  • 当代旅游

    当代旅游

    2025年11期
    ¥36.00
  • 中国食品

    中国食品

    2025年21期
    ¥18.00
  • 美食

    美食

    2025年11期
    ¥13.20
  • 旅游会展

    旅游会展

    2025年10期
    ¥9.00
  • 青岛画报

    青岛画报

    2025年10期
    ¥9.00
  • 城市地理

    城市地理

    2025年09期
    ¥9.6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国食品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国食品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