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能力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以“二次函数”为例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5)20 -0051 -0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的重点不仅是传授基础知识,更要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而学生的思维呈现出进阶发展的特点,以课时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活动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故而,立足单元教学,引入结构化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1高阶思维能力视角下初中数学优化策略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核心素养培养资源.笔者以“二次函数”教学为例,分析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路径,落实思维进阶发展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1 明确单元整体教学框架
思维指向个体的认知发展情况,思维进阶的过程是个体认知水平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回归到初中数学教学,高阶思维能力视角下的教学策略应该参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思维进阶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数学教学的实践路径,即教师要从宏观角度规划目标、任务、评价等要素,促使学生跨越思维的“阶”,发展问题解决能力[1].首先,教师将“二次函数"单元内容划分成四个进阶维度,每个维度指向一个子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子单元设计教学目标和情境任务,学生通过完成系列任务,实现单元学习目标,发展进阶思维,从而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1.2 定位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 2. 1 二次函数进阶维度
进阶维度又称为进阶变量,主要指向与核心概念相关的内容,能够充分反映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程度.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一个个子概念的学习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专项训练、知识探究等方法攻克教学难点和重点问题,掌握子概念的相关内容,再将子概念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核心概念,最终实现思维进阶发展.由此可以推断,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过程也需要经过多维度的进阶发展,后一个维度的学习在前一个维度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函数”单元知识的学习指向四个进阶维度,即概念认识、性质理解、实际应用、关联拓展.其中,概念认识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基本的感知系统,对单元内的知识进行初步扫描;性质理解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和应用,与二次函数图象性质相对应;实际应用的教学重点是实践操作,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的问题;关联拓展的教学重点是创新、内化和迁移,学生要理解方程和不等式的用法2.起点是学生当前所处的位置,即思维发展的现状,终点是学生经过单元学习后要达到的结果,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层级便是进阶维度.高阶思维能力是学生在感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实践和应用的能力,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
1.2.2 二次函数进阶目标
基于对进阶维度的分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定位二次函数的教学目标.概念认识层面:学生要掌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了解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发展模型思想以及符号意识.性质理解层面:学生要学会分析函数图象的绘制流程,并能够清晰明了地画出图象,理解图象的性质,提升数形结合思想.实际应用层面:学生能够获取问题解决的思路以及关键信息,并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建立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3].关联拓展层面:学生能够将函数与方程联系起来,借助函数图象解决方程问题;提升迁移和应用能力,
1.3 设计单元整体教学任务
任务是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实践载体,在高阶思维能力视角下,教师不仅要在宏观层面规划单元教学方向,明确每个子单元的核心任务,还要在微观层面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确保核心任务落到实处,使学生通过子单元的学习逐渐建构单元大概念.
1.3.1 宏观规划单元任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单元任务的规划离不开单元内容的梳理,教师分析指向二次函数的碎片化知识,并将知识整合到一起,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此规划“二次函数”单元任务,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学生的思维逻辑按照“认识一理解—应用一拓展”的思路发展,在课时教学设计时,教师也应该遵循思维发展逻辑,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剩余22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