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举措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为契合“新工科”对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让学生能够从容应对新技术和新产业工作,必须充分挖掘“大学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前瞻性、衔接性作用。这就要求对“大学物理”课程开展全方位改革,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探索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三个维度,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新工科培养需求的“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措施。(剩余547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