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三阶段培养模式探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对于整体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支撑作用。但是,由于缺乏适用的教学素材和详细教学指导,教师们普遍感觉在课堂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存在困难。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使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真正落地?我们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数学建模三水平,梳理学科知识结构,构建基于高中数学的数学建模框架结构体系;以三水平能力的评价为关键环节,实施数学建模能力的阶段性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结合常规数学课、信息课,以及社团、科技课及STEAM周活动等课程,系统构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建模三阶段教学实践模式(见图1)。(剩余117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