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喜是心火,荣枯是眼尘

——《赋得古原草送别》鉴赏式教学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今传诵,诗解丰富,其中也不乏误读。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正确解读《赋得古原草送别》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创作背景

(一)咏草送别说

该观点认为,诗人借用原上草表达与友人分离的心情。在诗人的笔下,原上草与柔弱、易折损等形容词完全不搭边,与之相对应的是蓬勃的生命力,以此反映诗人对友人的态度,即使相隔万里,自己也不会忘记这份感情,就像原上草一样,会持续生长。(剩余187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