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变“底线”,企业用工须合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不是所有的外包都能‘外’掉责任。”在一起企业试图通过劳动外包规避责任的纠纷中,这句话再次得到了验证。在某制造企业为压缩用人成本,将生产一线部分工序“外包”给两位并无用工资质的自然人。这两位“承包人”招募了包括庞某英在内的数名工人,直接进驻企业车间从事生产工作。该企业自认为通过“外包”的安排,撇清了与这些工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然而,当这些员工因工资被拖欠提起劳动仲裁后,结果却出乎意料一法院最终认定,企业与这些员工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应依法承担全部用工责任。(剩余3625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