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形成“|a|-数轴-距离”思维
——突破绝对值概念理解壁垒的教学设计改进与思考

打开文本图片集
笔者第一次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4课“绝对值”时,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不深刻,未引领学生突破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壁垒一—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经过进一步挖掘教材和课标,聚焦学生在绝对值概念上的理解壁垒一—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精心转化书本知识,顺应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创设以“|α|一数轴一距离”为主线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并能掌握求解绝对值相关问题的方法.现与大家分享“绝对值”教学设计的改进与思考.
1学生在绝对值概念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理解较为肤浅,较难将绝对值与距离建立联系.(2)对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绝对值的非负性.(3)对绝对值知识的运用不熟练,尤其是对于含字母形式的绝对值问题,无法综合利用绝对值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数学思想去解决.
2教学设计改进思路
2.1设置导入绝对值的问题情境
“绝对值"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学生正处于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且大多数学生更偏向于具体运算,思维形式无法摆脱思维内容,不具备成熟的抽象思维,形成心理疑难,具体的问题情境更有利于他们学习与整合绝对值的概念.
2.1.1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问题情境1:
① 把下列各数及它们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L4,-3.5,2.5,0,-1.5,( ② 分别说出 ① 中的数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③ 数轴上4与—1.5的距离是多少? ④ 数轴上2.5与它的相反数的距离是多少?
引导学生逐步解答以上问题,为引入绝对值概念奠定基础,让学生从已有知识(数轴、距离、相反数等概念)自然过渡到新知,实现新旧概念的衔接,2.1.2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
问题情境2:
周五17时,7(4)班的2位老师驾驶汽车从黄陵中学出发,戴老师向东行驶 3km 回到家中,廖老师向西行驶 4km 回到家中,假设廖老师和戴老师的汽车行驶1km 消耗汽油量均为 0.08L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 若规定向东为正,则戴老师和廖老师行驶路线如何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② 两辆汽车所消耗的汽油分别是多少升? ③ 两辆小汽车所消耗的汽油与戴老师、廖老师的驾驶方向有没有关系? ④ 两辆小汽车所消耗的汽油与什么有关?
问题情境2可以转化为图1,学生理解从学校出发回家,虽然戴老师行程路线是 +3 ,廖老师的行驶路线是一4,但两辆汽车消耗的汽油量分别是 0.24L 和0.32L ,都是正数,两辆汽车消耗的汽油量与行驶方向无关,仅与行驶距离有关.
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有利于理解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有时并不需要考虑方向,仅需要知道距离即可[2],为学习绝对值概念做铺垫.
2.2形成" |a| 一数轴一距离”为主线的探究活动
2.2.1引出绝对值的概念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情况下,不需要考虑数的正、负,比如我们坐网约车,到终点付费时,计费平台上的费用与网约车行驶的方向无关,与行驶的距离有关,距离只需用正数或0来表示,因此,人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3].
引导学生感受绝对值概念的产生源于日常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绝对值的本质.
2.2.2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教师引出绝对值这个全新的概念后,点燃了学生探究绝对值的欲望,基于学生在绝对值概念上的理解壁垒,先将绝对值与数轴取得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1)建立“绝对值一数轴一距离"思维
探究活动1:
假设把小汽车行驶的路线想象成数轴,规定向东为正,将学校定为原点(数轴上的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 。(剩余362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