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课堂诊断:价值意蕴、要素结构与行动逻辑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课堂诊断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审视传统课堂诊断发现,诊断标准易受个体主观经验所桎梏、诊断主体力量构成缺乏多元化、诊断过程中归纳意识缺失等,这是传统课堂诊断实践的局限所在。循证实践是耦合课堂诊断内涵、要素和发展的分析视角,循证课堂诊断具有提高教师循证意识与能力、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实践性知识转化生成的实践价值;循证课堂诊断由“研究共同体”“诊断证据”与“课堂情境”三个核心要素构成;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是典型的循证课堂诊断,其行动逻辑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观察课例,定性问题;提炼经验,归纳证据;依循证据,诊断课堂;更新证据,创生知识。(剩余8507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