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教文言

——以《吉州学记》初、定稿比较阅读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文言文存在的前后“两张皮”的问题,以《吉州学记》的初稿、定稿为范本,分别从引导学生学习的逻辑、文本逻辑、历史语境逻辑等三个方面入手,依托“学源性问题”,开展文言文,从而引领学生基于文本的情理、思维逻辑辩证地看待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思想及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源性问题”教学逻辑《吉州学记》

如何遵循文言文的文化逻辑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逻辑,即教师要对文言文阅读中的“学源性问题”不断优化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重难点,从而实施课堂教学,将学生个体的原生性问题转化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反思和总结文言写作时遣词造句的规律,建构初步的阅读逻辑,提高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剩余256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