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在高校中的教育与文化意义

——以中外合作大学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学瑰宝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之一,经典作品被纳为义务教育的必修与考试内容,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也于2007年起响应党的十七大“弘扬中华文化”的号召而全国普及。然而在中国高校,却鲜有相关必修课程与文化氛围,愿意主动学习、传承、传播中华经典的学生更为稀少。笔者站在中华经典诵读对高校的教育与文化意义的立场上,以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中华经典诵读的国际影响,立足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期作为同类研究和相关事业工作的参考,探求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高校经典诵读道路。(剩余612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