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静默时,思维拔节声

——关于语文教学“留白”的实践与思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作为一名以课堂气氛活跃、语言风趣(学生戏称有点“冯氏幽默”)见长的语文教师,我深知“热闹”的课堂容易赢得学生的喜爱。然而,二十三年教学生涯,尤其是当下的实践,让我不断反思:表面的活跃之下,是否沉淀着足够的思维深度?那些需要时间咀嚼才能生发的真知灼见,是否被快节奏的问答所淹没?那些习惯深思或稍显安静的孩子(如我班的王诗涵、李媛茜),他们的思想火花是否被忽视?我逐渐领悟,“活”的课堂,需要“静”的平衡。(剩余218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