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导向下“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聋初中数学“美化教室”主题实践活动为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以“美化教室”为主题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在数学课程主线下,应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和跨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跨学科;综合实践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将会面对大量的跨学科、综合性问题.如何培养具有解决这类问题能力的高质量人才,自然成为基础教育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推动跨学科课程建设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发力点.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1 ]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等一系列深化课改的建议.
聋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也是聋校课程本位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主题实践活动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具体方式和有效路径,在聋校已有一些探索,也形成了一些经验.笔者尝试围绕“美化教室”实践主题,以数学课程为主线,整合数学与美术、语文等学科相关知识,开展“数学+”跨学科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和跨学科素养.
1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内涵和特点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是指围绕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干,整合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和方法,设计并开展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综合性主要指,以某一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融合主辅学科的相关联知识和方法;实践性是指,完成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参与制定计划、合作交流、制作成果等全过程,亲身经历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开放性是指活动的条件与问题是可供选择的,实践过程形式各异,活动评价多元且注重过程等[ 2 ].
2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发展,各基础学科在生活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应用中紧密相连.笔者所在聋校基于新课改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动学科知识在聋生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2.1 “美化教室”活动背景
笔者从聋九年级班主任处了解到,学校要组织“最美教室”评选.班主任计划网购饰品直接张贴,但学生强烈建议手工制作,不仅节省费用还能体现个性.小学和初中数学学习了“图形的运动”,聋生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经过对称、平移、旋转、放缩等运动后会变成美丽的新图案.“图形的运动”与生活实际及美术等学科有很多联系,再结合聋生普遍对色彩敏感,构图感觉较好,善于动手制作等特点,笔者考虑将数学与美术等学科融合起来,让聋生把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室美化实践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从教材内容来看,“图形的运动”知识点多,概念比较抽象,学习目标指向数学应用,但教材提供的资料偏向欣赏和观察,缺少探究性和开放性,不利于学生的交流和创造.因此,笔者聚焦核心素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作为此次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中心目标.由于听力障碍影响,聋生语言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规范表述图形运动现象和设计理念”可能会成为“美化教室”活动推进的一个困难点.用作品展示方式能更好地让学生空间想象和几何直观能力得到展现.
2.2 “美化教室”活动规划
笔者与班主任、美术教师、语文教师组成跨学科主题实践教学小组,并确定数学为主导学科,其他学科为辅助学科,数学教师(即笔者)为教学小组组长.小组商讨了“美化教室”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教学环节和课时安排.具体目标为:①在数学教师引导下,复习整理教材中“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②通过实践探究,知道并尝试运用数学及其他学科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跨学科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③勇于展示实践成果,能运用数学语言表述运动现象,运用相对规范的文本语言阐述设计理念.
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小组为“美化教室”活动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复习、探究、展示、拓展,四个教学环节共需6个数学课时.考虑到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需要网络搜索资料,故申请午休时间开放计算机室,由信息技术教师负责个别辅导.6个课时的安排如表1所示.
3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行动路径
“美化教室”实践活动的四个教学环节具体是:①复习环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回顾和梳理有关“图形的运动”知识,为后续探究打好基础;②探究环节——依托三个子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和设计作品,充分经历小组合作或自主完成问题解决全过程;③展示环节——学生阐述作品特色和设计理念,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超越自我、积极表达的欲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 ];④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总结自我表现和梳理“美化教室”问题解决的过程.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进、互为依存,其中“复习”环节是基础,“探究”环节是核心,“展示”环节是特色,“拓展”环节是延伸.
3.1 复习环节
“美化教室”复习环节中,学生活动的内容比较多,为保证有效性,此环节安排了1个课时.学生先自己翻看教材,复习轴对称、平移、旋转、放缩的概念和性质,对比图形各种运动的异同点,然后按照知识脉络来制作思维导图,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随后教师出示一些精美的装饰图案,吸引学生挖掘其中的数学元素和感受数学的内在美.师生共商教室美化方案,初步将教室需要美化的区域分为公示区、学习区、生活区,明确每一区域设计风格.学生分工着手准备装饰材料.
3.2 探究环节
探究环节是本次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 5 ].依据聋生思维特点和实践活动基本流程,笔者设计了三个子活动.
子活动一“公示栏边框设计”。(剩余224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