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瑰与白玫瑰》金凯筠译本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张爱玲所著《红玫瑰与白玫瑰》成书于1944年。这部作品笔触犀利,其文学语言呈现模糊性、体验性与直觉性等特征,具有独特的美学效果,因而备受学界瞩目。在翻译领域,2007年金凯筠所译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获得了广泛赞誉。然而,针对该译本展开的翻译研究却较为匮乏,本文尝试从译者行为批评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求真—务实”这一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下,金凯筠译本的译者行为倾向于“务实”,合理度较高,符合译者“求真为本,务实为用(上)”的行为规律。(剩余9416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