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中的生存困境

——基拉尔“模仿欲望观”视域下的《马伯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基拉尔的“模仿欲望观”理论探讨《马伯乐》中主人公的生存困境,从欲望生成、投射、失败三个阶段分析马伯乐多元复合的欲望模式及其动态变化,揭示其与特定时代背景的有机联系及其所昭示的萧红的写作出发点,提供超越性的时代镜像与人性省思。

关键词:《马伯乐》模仿欲望观萧红欲望中介

1938年5月29日下午,《七月》杂志以“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为主题召开座谈会。(剩余677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