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线框进出磁场问题的探究指导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1引言

导线框进出磁场是高中物理中较为特殊的电磁感应问题,解析难度较大.教学中有必要指导学生梳理导线框进出磁场的运动规律,构建解题策略,

2难点解读

导线框从竖直方向穿过有界磁场,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导线框进出磁场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接近磁场;二是穿入磁场;三是浸没磁场;四是穿出磁场;五是远离磁场.在阶段一、三和五,线框中没有感应电流,导线框只受到重力作用;而在阶段二和四,由于导线框切割磁感应线,因此存在感应电流.

教学中需要重点研究导线框穿人磁场时的情境,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匀速穿入、加速穿入和减速穿入,并分别生成相应的“速度一时间”曲线,指导学生理解运动过程.

图1

匀速穿入磁场:此时线框的速度使得安培力与重力相等,即 mg=F☉ ,导线框可以匀速穿入磁场,其 v-t 图像如图 1-①

加速穿入磁场:受到的安培力小于重力,即 mg> FU ,则线框会以变加速运动穿入磁场,其 v-t 图像如图 :

减速穿入磁场:此时导线框自由落体的高度较高,进入磁场时的速度较大,受到的安培力大于重力,即 mg☉ ,则线框会以变减速运动穿入磁场,其 v-t 图像如图 ①-③ :

而当导线框完全浸没在磁场中时,将做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穿出磁场时的运动情境,还需进一步结合其速度大小来加以讨论.

3策略讲解

关于与动力学相关的电磁感应问题,建议按照如下思路分析(如图2所示):一是分析“源”,即关注电路中电磁感应中的电源;二是分析“路”,即明确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三是分析“力”,即确定其他力与安培力 的大小关系;四是分析“运动”,即结合力来分析对象的运动情况,建立运动模型.

图2

4解题指导

探究1 平抛进出磁场

例1如图3所示,一匀强磁场区域的高度为L=0,2m ,左右宽度足够大、上下边界平行,其磁感应强度为 B=5T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其上方 H=0.8m 处有一正方形匀质刚性金属框,金属框边长 L=0.2m ,质量为 m=0.1kg 现将金属框在竖直平面内,水平无旋转向右以初速度 v0=2m/s 抛出,最终金属框可恰好匀速通过磁场.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空气阻力, g=10m/s2, 。(剩余3645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