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跨学科融合的“度”?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提问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常陷入“学科融合边界”的困惑。例如,在讲解《阿房宫赋》时,若引入建筑史知识解读宫殿布局,虽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具象化理解,但易导致课堂沦为历史知识讲座;若仅聚焦文本语言与讽喻手法,则难以满足学生对文化背景的探究需求。如何把握学科融合的“度”,在语文课堂中有机融入跨学科知识,使跨学科内容成为深化语文学习的助力而非干扰甚或削弱语文学科特质?期待与同行们共同探索破局之道。(剩余488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