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学分课程的新模式探索研究
——以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

打开文本图片集
引言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最初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G.Zurkow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随着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用户行为等的发展变迁,其内涵和外延、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ofCollege&ResearchLibraries,ACRL)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提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6个阈概念,即权威的构建与情境、信息创建过程、信息的价值、探究式研究、对话式学术研究和战略探索式检索,它强调信息教育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跨学科性,也注重真实情景与研究过程的互相结合[1]。(剩余617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