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培养导向的小学机器人教学实践
——以“智能运输小车”项目为例
摘要:本文结合“4C教学法”,通过“联系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建构,约简模型”“反思迭代,设计算法”“展示交流,评价反馈”“延续拓展,迁移应用”五大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学习中进行分解、抽象、模式识别、设计算法、调试优化、泛化迁移,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关键词:计算思维;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19-0074-03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能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并通过设计算法形成解决方案,能尝试模拟、仿真、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其迁移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中。(剩余372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