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节选)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从前书塾教书,不能说没有目标。希望学生读通了,写通了,或者去应科举,取得功名,或者保持传统,也去教书,或者写作书信,应付实用:这些都是目标。但是能不能达到目标,教师似乎不负什么责任。一辈子求不到功名的,只怨自己命运不济,不怪教师;以误传误当村馆先生的,似是而非写糊涂书信的,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会想到教师给他吃的亏多么大?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对于怎样达到目标(也就是对于教学方法),自然不大措意。(剩余128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