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死亡教育”真正走到阳光下的四步法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在幼儿园教育中,“死亡”是一个敏感且常被回避的话题。4一6岁是死亡概念萌芽的关键期,面对至亲离世,孩子虽无法清晰地表达悲伤,但其情绪和行为会发出信号,如退缩、异常倾诉和情绪低落等。若成人因“保护”而隐瞒真相或忽视其情绪,反而会加剧孩子的困惑、恐惧和异常行为问题,影响其心理与社会性发展。本案例记录了微微(化名,5岁)在父亲意外离世后,教师如何识别其异常情绪,联合家庭打破“保护性谎言”,并运用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四步法”,引导孩子逐步理解死亡、表达悲伤、重建情感联结的过程。(剩余211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