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大单元”·立足“讲数学”·巧用“微阅读'

——一年级上册“挖红薯”教学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5)20-0067-04

等号 (=) 是数学中最基础且核心的符号之一。通过系统梳理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笔者发现一年级学生对等号的认知主要经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观表征“两个量相等”的关系,如"动物乐园”一课中,教材通过"数”与符号“ ;(4=4)表示小兔与篮子数量同样多;第二层次是理解“操作结果"的意义,首次出现在“5以内数加与减”单元;第三层次是认识“相等关系”的本质,如“10以内数加与减"单元以“挖红薯”一课为学习载体。(剩余4512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