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位换算“联结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5)14-0059-04
在小学阶段,“单位换算”是常见但学生极易出错的数学问题。尽管它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在小学数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计数、计算与比较的基础,并在问题解决中具有广泛应用。
一、基于现状的问题剖析
随着单位数量的增加与换算题型的逐渐复杂,学生在单位换算问题中错误频出,这主要源于缺乏数学“联结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数学与经验割裂,学生虽能明确像身高用长度单位、体重用质量单位等基本概念,但在解决问题时,如填写“小华身高14(米/厘米)”“大象体重5(千克)”等单位时出错,反映出对计量单位表象构建薄弱,未能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及自身经验相联系;二是表面与本质断层,部分学生虽牢记单位间进率,却只是机械记忆,未理解含义,像“27 立方厘米 Σ=Σ (27000)立方分米”就是未考虑从立方厘米转化为立方分米应除以进率,“120 平方厘米 Σ=Σ (12)平方米”就是忽视面积单位进率一般针对相邻单位;三是知识与方法失联,单位换算本质是多个计量知识与换算方法的综合,但学生在复名数与单名数单位换算时能力不足,如“2.05 立方米 Ω=(2) 立方米(5)立方分米”是移动小数点错误,“3 升15 毫升 Σ=Σ (315)毫升”是未运用复名数拆分及单名数单位互化方法。(剩余475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