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外力”: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的创新实践
——以北京市正泽学校为例
“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全体国民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持续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而青少年时期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阶段。因此,重视青少年体育,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发展他们终身喜爱的运动项目,使他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实现“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然而,目前学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场地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限制了学生广泛参与多个体育项目的机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未能形成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不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剩余360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