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的培养

——以“鸡兔同笼”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典型的古代趣题,出自数学家孙子所著的《孙子算经》,原文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用现代语言可描述为:在同一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有几只鸡?几只兔?“鸡兔同笼”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但与传统的数学应用题又有不同,这类题目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数学智慧,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重要素材,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应用丰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剩余401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