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化思维

——孕育学生“再创造”能力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稚化思维可以激发师生的思维同频,可以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可以孕育学生“再创造”能力,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授业解惑”。研究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稚化思维的方法,让课堂成为师生思维同频的乐园。

[关键词] 稚化思维;再创造;小学生

作者简介:陈燕(1992—),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剩余490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