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的提升.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有利于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构建生本课堂.本文重点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法,旨在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策略的育人价值,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1引言
在新课程背景下,新课标提倡教师落实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即通过科学划分小组,组织科学有效的合作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法
2.1精选主题,引领学生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做到精选主题,引领学生的合作学习.第一,教师在构建合作互助课堂时,要精心选出明确的活动主题,以鲜明的主题引领学生的合作学习,明确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向;第二,教师要从主题出发,设计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合作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层层递进的学习,逐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3].
例如以“离心现象”为例,本小节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什么是离心现象;(2)分析离心现象产生的原因;(3)了解离心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基于此,教师将本次合作探究的主题确定为“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围绕主题,组织了如下合作学习活动.
活动1演示离心现象,理解离心现象的概念.在课堂伊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了离心现象.在一个水平圆盘上固定一条宽度略大于乒乓球直径的槽,将乒乓球放在距离圆盘中心不远的槽内,然后转动圆盘,并逐渐加速,乒乓球最后会距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直到最后飞出圆盘.围绕此现象,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尝试解释乒乓球的运动轨迹、方向等.在视频内容的启发下,学生联想到之前学过的惯性等物理知识,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快就探究出乒乓球的曲线运动,简单认识了离心现象,并总结出了离心现象的概念,即:乒乓球受到自身惯性的影响,会沿着圆周切线方向运动;受到向心力的影响,乒乓球会一直保持和圆心之间的距离;而在速度加快后向心力会逐渐消失,乒乓球就会沿着切线方向飞出去,这就是离心现象。(剩余34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