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教研

大学·思政教研

2022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阅读独唱团》提倡“从问题出发”的阅读理念,培养高中生的个性思辨能力;从课内精读到课外泛读延伸,拓展阅读视野。我们关注阅...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教育教学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5.00 ¥9.00
目录

“四史”学习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四史”教育的逻辑、困境和策略探析
摘 要:“四史”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理解其重大价值意义。本文在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价值意义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守正创新、观照现实生活、强化保障体系等方...
浅析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摘 要:深入系统地学习党史不仅是丰富和拓展青年学生对中国历史认知的要求,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使命,更是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历史虚无主义者抓住青年大学生群体知识体系不...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摘 要:党史是我党和人民群众历经艰苦奋斗所积淀的精神财富,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接受党史教育,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精神至关重要。文章从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思政课学习的基本需要、提升高校学生政治素养的客观要求三方面解读了...

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家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五位一体”路径探析
摘 要:红色家书是第一手的红色文化史料,是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的爱国宣言。将红色家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有利于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背景下,以“三全育人”与“十大...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推进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
摘 要: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一个重要目标。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推进作为研究背景,探讨文化自信在其贯穿过程中的培养和发展,旨在通过探索和分析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文化自信的建立和传播历程,以期找到在新时期实现马克思主...
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探讨
摘 要:高职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者,将来要用自身的学识与技术能力来为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奠定基础。因此,高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对党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发展的...

德育思政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摘 要:心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上下一路求索,回首岁月峥嵘。从嘉兴红船到改革开放大旗,从星火燎原到全球瞩目,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一个世纪,时刻冲锋在时代的最前沿,从未放松懈怠、止步不前。本文梳理了中国共...
以“三观”教育为引导加强高职院校职业观教育的策略探析
摘 要:高职教育即职业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强化学生的职业观教育是核心,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应搭建系统性的体系,形成教育合力,将职业观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职业教育更加突显“职业”特性。高职院校应将学生的职业观教...
习近平青年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摘 要:当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欣欣向荣,在对高校大学生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习近平青年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将习近...
新时代思政教育与劳动课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构建高校“大思政”理念,以劳动课教育实践为手段,实现思政教育和劳动课协同育人,这种教育模式既符合当代高校的发展要求,也利于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本文探讨了构建新时代高...
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析
摘 要: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教师思想、业务素质,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影响着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能在一定程...
高校大学生斗争精神的时代思考
摘 要:斗争精神是国家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青年学子承担着发展自己、建设祖国的重任。培育和践行高校大学生斗争精神是时代主题的呼唤,分析时代压力与社会风气,通过自我价值的塑造解决学生群体中“佛系”“躺平...
家庭微系统视域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 要: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是时代赋予家庭的重大使命,事关民族、国家的未来。家庭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摇篮和重要场所,但是,通过实地走访和随机采访发现,家庭在青少年教育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着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路径实证调查与反思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落实的有效路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普遍较高,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承状况不太理想,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本研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
“公益思政”理念下大学生志愿公益与思政教育创新融合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高校“志愿公益”类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积极探索新时期青年学生对于志愿类活动的认知体验过程和价值观念塑造成效。研究发现,介入式的体系化公益活动的开展,辅之以思政教育主题,对于青...
当代大学生对红色美术文化的认知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凝聚成的、具有深刻历史内涵的文化资源,在高校的课程教学和文化传播中具有重大意义。红色美术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一种艺术文化,是日常高校学生在民族精神培养和意识形态树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代大学...
以地方戏曲课程推进本土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地方戏曲艺术是本土民族文化的瑰宝,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的戏剧文学则具有“天然思政”的优势。本文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在当下时代的特殊性,阐述地方戏曲艺术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探索高校思政教育与地方...
优秀地方精神文化发掘和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思考
摘 要:地方优秀精神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很多地方文化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是不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地方文化独具特色,在多年的文化沉淀及革命、建设、改革中凝练出广西精神。当前,各地市虽也...

高校党建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凝聚力的策略研究
摘 要:当前,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如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挑战、虚拟网络环境发展带来的冲击、部分学生党支部政治建设的办法亟待优化等。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将政治统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提升支部的影响力;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

课程思政

线上线下一体化视角下高校历史学科课程思政建构
摘 要:在“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目标的指引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刻不容缓。高校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往往在课程思政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历史学科课程中,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口语与演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摘 要:鉴于“产出导向法”和“口语与演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方面的高度一致性,本课程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依据,形成“一体两翼”的模块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采用基于MOOC的M-RACE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从课程建设实践中总结经验、凝练教...
妇科肿瘤学科课程思政方略探索
摘 要: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主要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质医学人才、满足当前我国医疗水平发展与医疗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需要的重大使命,而这一进程的核心环节是把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文章旨在结合妇科...
新文科视域下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摘 要: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一环。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素材颇多,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有利于有序推进历史学专业建设,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学专业教师应明确自身使命与职责,深入挖掘爱国主义...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问题意识探思
摘 要:课程思政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能够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教育格局,能够有效将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教学融合在一起,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多元一体化的教学结构,从而为高校的教育教学谋求新的发展思路。由此不难看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
“高速铁路桥涵施工与仿真”课程思政研究与应用
摘 要:现如今,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政理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人生价值追求的趋势愈发明显。文章研究了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速铁路桥涵施工与仿真”课程教学中的方法,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到圆端形空心桥墩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两个典型...
课程思政融入“RPC”三维能力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概念,目标为践行“三全育人”。文章针对物流运筹学现有教学问题,提出课程思政融合“RPC”三维能力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能力(Research Ability)、实践能力(Practical Abilit...
高职英语演讲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原则和路径研究
摘 要:在现代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工作中,演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高职学生在英语演讲过程能够会凸显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理想认知等等,由于高职英语演讲课程还涉及诸多的学生受众群体,这就需要重视高职英语演讲课程的思政建设工作,牢牢把握住...
基于案例的能动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探索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抓手,可以将思想政治与专业课程融合。文章以“核动力装置与设备(一)”专业课程为例,设计了课程思政总体架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思政案例库,从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
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职业教育类课程的研究
摘 要:职业教育的质量不仅与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有紧密的关系,职业教育的综合性也对这方面教育工作的质量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将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类的课程相融合,是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形成充分认知的重要条件。文章依托思政教...
混合式教学实践中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建设
摘 要: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从融合的路径上来讲,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达到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标。在医学类的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更是关系到学生专业素质和对医学专...
以学生为中心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摘 要:农业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中,生态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提升学生主观上的生态环保意识,从思想引导和教育的维度完成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主观上对于课程...
中华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摘 要:课程思政主要强调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找到科学的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教育实现融合,从专业教育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从思想政治教育出发对专业教育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引导。本文以中华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融合为...
诊断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摘 要:随着教育部要求高校教育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高校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及挑战。诊断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诊断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对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研究思政教育在诊断学...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视域下的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构建
摘 要: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植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教育活动,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之基和实践之方。新时代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面向生活的主要内涵,彰显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价值探讨
摘 要:拥有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着舍我其谁的龙头作用、对课程思政建设直接负责的主体地位。但通过对诸多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观察分析发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当前的师生配比、建设水平不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路径探究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个人成长,间接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朝气蓬勃、最有青春活力、最锐意进取的群体。国家繁荣强盛、社会文明进步离不开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强国思想理论内涵及指导意义探究
摘 要:互联网作为新一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支撑元素,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由线状至网状的发展阶段,在深刻改变社会公众群体生产生活模式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发挥了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做好此方面的研究,对网络事业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
网络自媒体背景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引导“00后”大学生强化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在“00后”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高效运用网络自媒体,优化学生的信息获取途径,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当前,面向“0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学活动...
基于职业生涯辅导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研究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大众化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普及,研究生面临着高层次人才增多的巨大压力,择业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开始从自主择业转变为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思政教学与高校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探析
摘 要:大学生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形态、言谈举止、行为认知不仅影响着其自身形象,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自改革开放政策推进和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以来,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西方错误思潮以及社会不良风气侵袭而来,对大学生...
社会治理视域下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摘 要: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化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时代命题和要求,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在整个国家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治理的新背景下如何发挥思政教育工作的治理功能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本文...

思政教学

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联系实际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可以为现代社会发展输送人才,也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结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相关要求,应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理论...
“三教”改革背景下自治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维度
摘 要:“三教”改革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有力措施,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障。依托“三教”改革三个维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中进行探索,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职院校;“...
“金课”视域下“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究
摘 要:“金课”建设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具有紧贴社会现实、内容变化快、师资队伍构成复杂不稳定、学科支撑弱等特殊性。建设形势与政策“金课”,要从认识和实践上回答好“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课程思政的提出,明确要求高校的各类学科均发挥出“德才兼备”的育人功效,直面新时代的新要求,各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顺应大势的重要举措。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现状,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本着“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视域下赣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究
摘 要:赣南红色文化极具地域特色,是革命建设中凝结而成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革命精神和教育价值。环境设计专业极具发展前景,高校应积极探寻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用性与有效性的路径;挖掘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与环境设计专业相融合可使环境设计专...
党史叙事视角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路径探析
摘 要:对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推动“四史”教育已成为明确的任务,其中党史教育尤其受到重视。因而思政课教师有必要探析如何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而言,党史教育的叙事视角尤其...
浅谈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新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新媒体推进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时代背景,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教...
相关杂志
  • 中国学校体育

    中国学校体育

    2025年04期
    ¥7.59
  • 物理教学探讨

    物理教学探讨

    2025年06期
    ¥7.29
  • 大学教育(上半月)

    大学教育(上半月)

    2025年06期
    ¥15.00
  • 小学教学研究·(上旬·语文)

    小学教学研究·(上旬·语文)

    2025年05期
    ¥4.89
  • 考试周刊

    考试周刊

    2025年22期
    ¥14.49
  • 甘肃教育

    甘肃教育

    2025年10期
    ¥3.69
  •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

    2025年06期
    ¥7.29
  • 高教探索

    高教探索

    2025年03期
    ¥12.00
  •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

    2025年10期
    ¥6.00
  • 语文建设·上半月

    语文建设·上半月

    2025年05期
    ¥6.00
  •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5年05期
    ¥6.00
  • 现代家长

    现代家长

    2025年06期
    ¥5.4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大学·思政教研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大学·思政教研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