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的物质载体:建筑现象学对空间与理论的动态关系诠释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传统建筑史研究多聚焦线性时间线索与功能分类,忽视了空间体验的具身性。文章以建筑现象学为理论框架,结合海德格尔的“此在”理论、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及实践案例,提出建筑空间是历史经验的物质载体,而现象学视角通过“意向性互动”与“场所精神”的塑造,为传统建筑史的线性叙事提供了补充视角。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场所精神;历史理论;空间体验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20-0-03

0 引言

传统建筑史研究长期以时间线索与功能分类为主导范式,如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与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虽然系统梳理了建筑类型与技术演变,但普遍忽视了对空间体验的具身性探讨。(剩余498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