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国翻译界的信顺翻译标准之争

内容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三十年代是中国翻译界的学术争鸣期,不仅出现了新的翻译高潮,翻译思想领域更是百家争鸣。其中以鲁迅和梁实秋为代表的有关“信”“顺”的翻译标准之争尤为激烈。其译论来源于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延续了佛经时期的“文质说”。论战持续时间之长,程度之激烈,对中国现代汉语的形成、翻译文学的成熟、翻译理论的构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剩余4011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