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楠:让数学建模成为学生撬动世界的支点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怎样根据景点特色与游览需求合理规划旅游路线?如何综合考虑票价、视野效果等因素挑选性价比高的剧场座位?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实质上都属于数学建模的应用范畴。自2014年开始,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朱浩楠一直致力于高中数学建模教育的实践与推广,从创立学校数学建模社团,到组建数学建模实验室及开展各项活动,再到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建模教育中心核心成员,他带领学生不断挖掘生活现象背后的数学结构,并据此发展他们对于核心现象的认识,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质的理解,还引导他们找到了撬动世界的支点。(剩余414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