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非标准化”教学的沃土

打开文本图片集
“非标准化”教学往往根植于文化生态良好和研究氛围浓厚的教育环境。本刊编辑部邀请专家及校长,讨论如何从教育部门及学校层面为“非标准化”教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
姚计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晓琦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高级教师
《教育家》:教师的“非标准化”教学往往离不开适宜的教育环境,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可以为他们的教学创新提供什么样的“土壤”?
姚计海: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整个教育环境实际上正处于收权状态。(剩余416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