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标准化”教学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改革开放以来,最活跃、最持久的教育变革就是教学改革(或称课堂变革),然而,成效最不明显的也在于此。尽管数十年来,在一线教师的辛勤努力及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团队的有力支持下,各地各校探索了不计其数的教学创新举措,涌现出海量的教学成果,但整体看来,学生被动接受、机械学习的总体面貌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改观。这其实意味着,过度“标准化”的教学制度、教学流程早已走向固化,这种应试化的、机械的、沉闷的教和学的方式,或许根本无法满足基础教育“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基”的新时代使命。(剩余432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