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对比:推动想象质态下的思维进阶

——以《村晚》教学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再次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祖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关键性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学生语感意识的形成以及语言理解运用能力的提升,都必须依托于内在言语思维的形成,即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的“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一论断。(剩余2522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