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实践到路径建构:儿童友好型社区美育机制探究

——以兴蓉社区“108将转角美术馆”项目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0引言

第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在“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持续推进下,儿童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正由“被关注”向“被赋权”转变。然而,传统社区仍普遍存在空间单一、文化缺失、儿童参与不足等问题,致使儿童在社区被边缘化,缺乏归属感与成长支持。如何从制度、空间与文化层面重构儿童与社区的联结,成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关键议题。(剩余462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