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婉怡: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承担者要承担抵抗同情失落的责任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蔡婉怡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24年第5期《现代社会个体同情失落的道德教育之思》一文中指出,同情是基于人性的重要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基础性的道德情感,也是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的主体条件。然而,在现代社会,同情之心似乎呈现越来越复杂的姿态且无处安放,具体表现为同情的残缺、同情的失真以及同情的消隐,而这也正是人性冲突、信任缺失、道德冷漠的危机所在。(剩余29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