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游戏·真儿童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思考与实践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陈鹤琴先生以此言道出了游戏在儿童生命中的独特价值。在学前教育领域,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天性,更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建构经验的重要途径。儿童在自主游戏中的探索与体验,远比被动接受知识更能激发其内在潜能。然而,在当下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游戏的真假之辩依然存在一一是教师主导的“表演性游戏”,还是儿童自主的“真游戏”?笔者以“真游戏·真儿童”为切入点,探讨幼儿园自主游戏的价值与实践路径,旨在回归儿童本位,让游戏真正成为儿童自由生长、主动学习的生命场域。(剩余345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