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对典籍译介的目的研究

——以《中国丛报》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国典籍的外译大致始于公元508年与公元534年之间,即南北朝的北魏时期1,当时北天竺僧人菩提流支(Bodhiruci)将中国僧人昙无最的《大乘义章》译为梵文,传至西域。在此之后,彦琮将《舍利瑞图经》与《国家祥瑞录》译为梵文、玄奘将《老子》译成梵文、岐阳方秀训解“四书”(按汉字的训诂意义标上假名)、朝鲜世宗大王着手进行“四书”的谚解(用朝鲜文解释汉语意义)等,都是西方传教士来华前典籍外译的优秀见证。(剩余5850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