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德国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在20世纪初敏锐地察觉到在机械蓬勃发展的年代,人们对艺术作品感知方式从传统的对艺术作品的膜拜感和距离感,转变为可接近性和平等感,本雅明精确将其时代定义为“机械复制时代”。现如今,AI技术高度发展,人们的艺术感知方式也将再度革新,矛头开始指向人本身,与之而来的是对于艺术的一种支配感,和对于艺术创作的新的大众化,这是否预示着新的“AI复制时代”的开始?
变革的时代——AI的出现
德国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传统艺术作品的特点进行论述,提出“本真性”与“灵晕(Aura)”两个概念,描述了在机械发展的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这两个核心概念渐渐走向消亡,人们从传统艺术的感知模式转变到当时时代的新的感知模式,并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本雅明称之为“机械复制时代”,而如今,AI技术高度发展,不仅在科技领域影响巨大,且AI技术在绘画、音乐、文学等各种艺术中皆占据了一席之地,人们开始普遍使用AI技术来辅助自己进行创作,当今时代处于一个传统艺术与AI艺术的变革时期,AI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当前人们的生活,伴随着AI技术出现而改变的,还有当今人们的观念,这与本雅明当时时代所处的处境具有相似性,而如今时代伴随着AI的普及,人们的感知模式是否由于AI技术的影响而产生了改变?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剩余40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