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教室 (下):从班级图书教室到主题图书中心的建设与升级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教室里的书不仅是窗户,也是镜子。卡尔金斯作为“图书教室”的长期实践者,始终强调每个孩子都应该在书的页面上看到自己。米勒强调,学生需要置身于书无处不在的环境,并有机会每天阅读。她主张班级图书教室应成为装满各色书籍的阅读角落,让学生接触到几百种不同文类、不同难度的书籍,并得到鼓励广泛阅读。[2]这种将空间视作阅读生长土壤,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真实读写实践的理念,与浙江省衢州市“读写教室”建设的初衷是相通的。(剩余7444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