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课例研究 (七):观察工具设计与开发

打开文本图片集
课例研究实施阶段标志性的循环改进实践活动是多轮次的“备课一观课一议课”,强调的是一个基于证据、发现证据、生成证据从而不断改进教与学的动态过程[1]。在观课环节,观课者需进行课堂观察,即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与研究[2。因此,“观察什么”及“如何观察”成为课堂观察中教师关注的两大核心问题,前者涉及课堂观察的具体内容,后者涉及课堂观察的过程方法,而这两者皆需基于课例研究主题和载体来设计与开发课堂观察工具。(剩余60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