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理性精神及历史继承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在新文学初期,茅盾和周作人就乡土文学的概念,初步形成了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两个向度,他们分歧的根本点在于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整体性的把握上。周作人提倡以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为核心,偏好趣味主义的乡土文学作品;而茅盾则坚持文学应服务于人生的理念,他聚焦农民的生活现状,并热衷于推动反映农村经济衰败和农民艰辛生活的农民文学创作。(剩余442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