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课堂创设的三重考量:内涵阐释、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需要思政小课堂、校内第二课堂、社会大课堂协同发力。建设好“大思政课”课堂,实现从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的跨越,需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践教学与实践育人交互融合,使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管理、校内第二课堂有效衔接。其中,社会实践是高校师生与社会课堂联系的重要窗口,也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第一课堂的课程属性。(剩余761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