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学理分析、模型构建与实践策略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引言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人才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科技创新人才需要提前布局和长周期培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关键时期[2]。我国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多个重要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也通过大学少年班、珠峰计划、英才计划、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系列举措,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本土化探索[3]。(剩余1991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