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登门坎效应”治疗拖延症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万玮摄

“登门坎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提出的。该理论指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更愿意接受较小、较易完成的要求;在满足了这一微小的要求后,为了维持自身形象的一致性,便有可能接受更大、更困难的挑战。这一效应在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小睿,迟到的代名词

小睿七年级的时候,因为与原来的班主任产生了矛盾,被妈妈转到私立学校上了一个学期,又因为受不了私立学校严格的纪律约束,又转回来了。(剩余3452字)

monitor